從新聞廣播到體育競賽,從商業銷售到非營利組織,到各領域名人 - 每個人都在線上播放直播視頻。抖音跟臉書直播是此類方式曝光的的首選方法,因為它們讓品牌商可以直接跟粉絲溝通。

而在經營品牌的初期,必須要建構屬於自己的基本觀眾,因為這麼多直播主心中知道,少了穩定的基礎觀眾群體,這個直播將不吸引人駐足觀看。

我們給你購買Facebook直播人數的重點提示:

幫自己的直播買粉絲觀看人數是許多成功直播頻道初期的策略,頁面上跳動的觀看數據,可以讓直播主炒熱氣氛,當你在講解產品時,對於初期踏入直播領域的商家,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行銷策略;而直播老手更能透過這樣的操作,強化網友的信任度。

你要知道直播沒人氣可能會使當次直播草率收場,提升直播線上人數令直播主持人充滿熱情,無論是自然流量或購買人數,都比較有繼續成長的可能性!

在您的手機上打開Facebook App幾個步驟您的直播就開啟了,高人氣粉絲專頁有足夠粉絲上限觀看,新加入的直播主很能沒有粉絲群觀看直播影片,我們不建議超高人氣的直播主購買直播人數,因為你們的線上人數已經夠多,受眾夠精準,但對於開始經營的直播臺,沒人氣等於難以成長,能在每次直播衝高直播人數,吸引觀眾觀看影片有更多可能性。

下單前需知:若有任何問題,請先詢問LINE客服

刷直播人數的3大特色

#1 可包月,可即時提供直播流量的自助平臺
專屬系統供應每月大量直播臺大量直播人數支援,想用就用!24小時系統支援,享受整個月天天開直播天天有人數的好服務。

我們給您灌的直播人數成本低且固定,讓您剩下的預算可以做更多活動、宣傳、促銷,進行針對消費者的各類行銷活動,為長久的忠實粉絲奠定堅實基礎。。

#2 直播人氣奠定人氣
上網看直播,一個直播有5000人,另一個直播只有5人,您會選擇看哪個直播?當你啟動系統後,開臺後人數就會逐步提高,人數達到數量後開始穩定停留,人數不爆衝、不會急速掉落,這樣的穩定人氣幫直播主持人無後顧之憂進行直播。

#3 購買直播人數有風險嗎?
但您不必擔心直播臺有被關閉帳號等的風險,因為這單純是導入流量,不對臉書或是抖音帳號本身造成傷害。若遇到Facebook或是臉書更動它們直播系統程式,可能發生短暫時間直播人數服務無法正常運作,我們都會協助更新演算法,不讓您的權益受損。

多次使用:即時付款,直播人數自動逐步上線,不會有延誤,您愛什麼時候直播都可以。

穩定提升:進一步改進的人數上升速度,正常狀態下人數不爆衝、不急速掉落。

超快啟動:當下買當下用,及時派上用場。

LLIVE455CEFE5VE

 

Instagram灌直播人數包月,提供直播人數購買灌水網路行銷服務

 

開直播提高人氣的方法:  衝TikTok在線觀看人數包月

1、要想更多的粉絲進入直播間觀看直播,首先要設計好直播間的封面和標題。

用戶選擇進入直播間,第一眼就是要看封面和標題,是不是能夠吸引他。大家在設置封面和標題時可,以使用主播個人寫真、道具,也可以是主播和直播間產品合影,利用誇張的肢體語言等,充分利用使用者的好奇心理。

2、平時要儘量參與官方活動,增加曝光率。 買TikTok直播人數包月

保證帳號視頻或者直播的頻率次數,增加活躍度,讓用戶知道你一直都在。也可以借助官方推助流量補補和海淘流量增加直播線上人數。

直播前,在朋友圈或者qq群進行宣傳,讓朋友觀看直播,幫自己增加人氣。 抖音在線衝觀看人數包月

3、用戶進入直播間後,要想辦法留住他們。 Instagram在線買直播人數

直播內容尤為重要。現在早已經過了靠顏值和尬聊的直播內容就可以吸引觀眾的時期,主播們要儘量有針對性地去設計一些優質的直播內容。

平時要多看那些成功的播主直播,吸取經驗,多積累可利用的直播話題,慢慢的,使用者就會主動參與進來,直播人氣自然會得到提升。

4、巧用引流工具。 買TikTok觀看人數

引流工具就是我們常說的補單,很多人對補單不以為意,認為為了面子去增加不存在的直播人數沒必要,實際上如今補單平臺那麼多,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效應叫羊群效應。很多人進直播間,目的都是圍觀紮堆。 Facebook買觀看人數包月

所以當你的直播間人數增多時,很容易引起跟風效應,吸引更多的人來直播間觀看。這裡我建議大家可以先使用一下免費的工具。

5、多站在粉絲角度思考。 灌Facebook觀看人數包月

與粉絲相處不能限於自己的看法,多數時間站在粉絲的角度去思考。

不少的主播嘴上說著把粉絲當作“家人”看待,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一開播就要禮物,聊天不回,點歌不唱,這樣做終究是曇花一現,都不是長遠的做法。TikTok衝直播人數包月

余秋雨:陽關雪  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無足觀。文官之顯赫,在官場而不在文,他們作為文人的一面,在官場也是無足觀的。但是事情又很怪異,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桿竹管筆偶爾涂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游。  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頂著濃冽的秋霜登臨過黃鶴樓,還在一個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圍,人頭濟濟,差不多絕大多數人的心頭,都回蕩著那幾首不必引述的詩。人們來尋景,更來尋詩。這些詩,他們在孩提時代就能背誦。孩子們的想象,誠懇而逼真。因此,這些城,這些樓,這些寺,早在心頭自行搭建。待到年長,當他們剛剛意識到有足夠腳力的時候,也就給自己負上了一筆沉重的宿債,焦渴地企盼著對詩境實地的踏訪。為童年,為歷史,為許多無法言傳的原因。有時候,這種焦渴,簡直就像對失落的故鄉的尋找,對離散的親人的查訪。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們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著什么法術呢?  今天,我沖著王維的那首《渭城曲》,去尋陽關了。出發前曾在下榻的縣城向老者打聽,回答是:“路又遠,也沒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頭看天,又說:“這雪一時下不停,別去受這個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轉身鉆進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縣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沒有,連一個皺折也找不到。在別地趕路,總要每一段為自己找一個目標,盯著一棵樹,趕過去,然后再盯著一塊石頭,趕過去。在這里,睜疼了眼也看不見一個目標,哪怕是一片枯葉,一個黑點。于是,只好抬起頭來看天。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也沒有被吞食,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風也停了,陽光很好。沒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這樣快,才片刻,地上已見斑斑沙底,卻不見濕痕。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并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才發現,那是剛剛化雪的山脊。  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種令人驚駭的鋪陳,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那全是遠年的墳堆。  這里離縣城已經很遠,不大會成為城里人的喪葬之地。這些墳堆被風雪所蝕,因年歲而坍,枯瘦蕭條,顯然從未有人祭掃。它們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這里是古戰場。  我在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出艾略特的《荒原》。這里正是中華歷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發,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于朔風中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我相信,死者臨亡時都是面向朔北敵陣的;我相信,他們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過頭來,給熟悉的土地投注一個目光。于是,他們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沒有換來史官們的半行墨跡?史官們把卷帙一片片翻過,于是,這塊土地也有了一層層的沉埋。堆積如山的二十五史,寫在這個荒原上的篇頁還算是比較光彩的,因為這兒畢竟是歷代王國的邊遠地帶,長久擔負著保衛華夏疆域的使命。所以,這些沙堆還站立得較為自在,這些篇頁也還能嘩嘩作響。就像于寒單調的土地一樣,出現在西北邊陲的歷史命題也比較單純。在中原內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復、花草掩蔭,歲月的迷宮會讓最清醒的頭腦脹得發昏,晨鐘暮鼓的音響總是那樣的詭秘和乖戾。那兒,沒有這么大大咧咧鋪張開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發悶,無數不知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憤懊喪地深潛地底。不像這兒,能夠袒露出一帙風干的青史,讓我用20世紀的腳步去匆匆撫摩。  遠處已有樹影。急步趕去,樹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個坡,猛一抬頭,看見不遠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憑直覺確信,這便是陽關了。  樹愈來意多,開始有房舍出現。這是對的,重要關隘所在,屯扎兵馬之地,不能沒有這一些。轉幾個彎,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處尋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陽關古址”四字。  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西北風浩蕩萬里,直撲面來,踉蹌幾步,方才站住。腳是站住了,卻分明聽到自己牙齒打戰的聲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凍紅了的。呵一口熱氣到手掌,捂住雙耳用力蹦跳幾下,才定下心來睜眼。這兒的雪沒有化,當然不會化。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么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臺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后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層層疊疊,直伸天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  王維實在是溫厚到了極點。對于這么一個陽關,他的筆底仍然不露凌厲驚駭之色,而只是纏綿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壺。再來一杯吧,陽關之外,就找不到可以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這便是唐人風范。他們多半不會灑淚悲嘆,執袂勸阻。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很廣。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這種風范,在李白、高適、岑參那里,煥發得越加豪邁。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形體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靜,神采那么自信。在歐洲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這種恬然的自信只屬于那些真正從中世紀的夢魔中蘇醒、對前路挺有把握的藝術家們。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會更沉著、更安詳。在歐洲,這些藝術家們翻天覆地地鬧騰了好一陣子,固執地要把微笑輸送進歷史的魂魄。誰都能計算,他們的事情發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卻沒有把它的屬于藝術家的自信延續久遠。陽關的風雪,竟越見凄迷。  王維詩畫皆稱一絕,萊辛等西方哲人反復論述過的詩與畫的界線,在他是可以隨腳出入的。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怯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點娛樂。歷史老人凜然肅然,扭過頭去,顫巍巍地重又邁向三皇五帝的宗譜。這里,不需要藝術鬧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對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畫風隨之黯然。陽關,再也難于享用溫醇的詩句。西出陽關的文人還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滴官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www.lz13.cn)不住這么多嘆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后,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  這兒應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極美,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可惜它們后來都成了兵士們心頭的哀音。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聽聞,它們也就消失在朔風之中。  回去罷,時間已經不早。怕還要下雪。 余秋雨《文化苦旅》 余秋雨散文集_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作品讀后感分頁:123

你只要行動起來,就不會再哭了  文/特立獨行的貓  “之所以我們的生活里充滿了對生活的抱怨和吐槽,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里沒什么大事兒。倘若有大事情等著我們去解決,怎么會有那閑工夫抱怨?”  ——寫在前面的話  每天都收到各種同樣很多自認為自己跌入很爛環境中,不知道該如何努力回到人間的同學的來信,信中無一例外的提到自己對不起父母,想想自己考到這種爛校就很想哭,想想自己這沒多少錢還特別累的工作就絕望,到底該怎么辦?如何才能出淤泥而不染的讓自己變優秀?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定義爛環境的,因為同事智商不夠高?還是社會地位都太low?學校建設不夠美?還是老師爛的不夠為人師表?我也不知道應該把你放到哪兒,你就對自己未來有信心了,當你抱怨別人的時候,其實你也是被別人抱怨的其中一員。你吐槽這個環境太爛周圍人素質太低的時候,你也是別人口中素質不高的人。  當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或者真正認為自己的環境很爛要崛起的時候,根本沒心情跟那兒哭哭啼啼,也沒心思問來問去自己該怎么辦怎么走出第一步。好朋友Valencine曾經跟我說過:“之所以我們的生活里,充滿了對生活的抱怨和吐槽,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里沒什么大事兒。倘若有大事情等著我們去解決,怎么會有那閑工夫抱怨?”我一直記得這句話,每當自己有點不滿的時候,就要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又閑的沒事兒干了。  我也是很一般的學校出來的,盡管現在的我并不認為我的大學不夠好,但大一入學的時候,我也不太滿意學校。可當我在報到后的十天內明白了,想要證明高考是個失誤,想要證明自己不該是這種學校的學生的時候,那就靠自己努力學習,一根筋的學習,不光要有勤奮,還要有靈氣,不光要有吃苦,還要有眼光。  那時候的自己,現在想起來,總覺得那時候一定是被逼入絕境了,腦子里根本沒閑工夫跟別的同學一樣,去抱怨去難過或者干脆去談戀愛去曠課,滿腦子都是正能量,每天信心滿滿的起床走向新一天的太陽。有人說那你如何去判斷自己的未來一定有陽光?其實這不需要判斷,未來不是用來判斷的,未來只能用來打造。  這世上很多事情,比如瞄準目標,確定夢想,就好像談戀愛一樣,當你認準一個人的時候,渾身都是力量,連放屁都都充滿了芳香;當你覺得這個人還OK,沒那么壞也沒那么好的時候,才會無所謂怎樣都OK的態度去交往。  沒有人會知道未來會怎么樣,這世上也并不是付出了就一定能收獲夢想,但只要用功一天,你的人生就會好過昨天,即便最終并沒有預想的那么那么好,那也好過什么都沒開始做的最開始的時光。  我大學時只很努力的學習英語,別的什么事兒都沒干,盡管我的水平并沒有北大清華的同學那么好,但是我努力向他們靠近。他們考什么我就考什么,他們學什么我不知道,我就把圖書館的所有英語教材和書籍都借出來挨個看。  畢業聚會的時候,一個同學翻著白眼跟我說:“你有什么啊,不就是英語好點才有個好工作嗎?”哦,是的,就因為我英語好點,所以我有個好工作,而你畢業的時候什么都沒有。我不是驕傲,而是想說,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肯下功夫每天變好一點點,盡管你未來可能還是什么都沒有,但有哪怕一丁點優勢就不會餓死人,這世上最不會貶值的投資就是為自己努力。  很多人想問,我喜歡AAA,但是我現在的工作或者專業是BBB,我想自學BBB,但我該怎么學?如果你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學了16年,還不知道怎么學的話,我也不知道還能怎么說。因此,大部分的人問這種話,并不是想要知道學習方法,而是想知道走捷徑的方法。  如何能每天不需要學習就能考高分?如何能每天吃喝玩樂不耽誤就能記住單詞?如何能每天10點起床10點睡覺還能上班沒壓力月底拿高薪?如何能每天下班后吃飯看電視娛樂都不落還能有時間學新東西?  這世上沒有什么學習方法是通用給每個人的,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經過自己不斷嘗試與碰壁后,摸索出的屬于自己的方法;這世上也沒有多余的時間給誰,無非是抓緊時間和早睡早起。總說“我就是背不會單詞怎么辦?”你真的用腦子背過嗎?背不會就抽你一鞭子,或者背會一個單詞給你一萬塊錢,你還是背不會嗎?  最近在讀一本書《請讓我慢慢長大》其中一段話是這么寫的:“我們常常在課堂中發現,那些乖寶寶們總是等著老師給他們一個標準答案或做法,當他發現老師并不提供這樣的服務時,就會手足無措的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他們怕沒有固定答案的題目,怕寫自由命題的隨筆,怕自己在不知道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犯錯。他們心里有一種不確定的恐懼,除非不斷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美,否則就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我們總埋怨國家的教育不夠好,可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那無論教育如何改革,你的孩子也會如此長大。  別再哭著說你有多么不幸的家世,以及多么飽含期盼的父母,富二代官二代的父母也沒有不飽含期待的。關鍵是,倘若你覺得自己家境平庸父母懦弱,那就努把力,橫下心帶領全家走向發家致富成功新道路,好嗎?別埋怨他們給不了你什么,而要想想自己長到二十好幾給過他們什么。  別再給我寫信問我怎么辦了,我更希望看到你說自己的目標是什么,目前的計劃和打算是什么,現在做出了如何的行動,遇到了什么問題。我不敢說我能解決你的所有問題,但我相信你只要行動起來,就不會再哭了。 只有行動才能決定下一秒你的未來 心里明白道理,真能付諸行動者有幾個人? 建功立業的秘訣就是:立即行動!分頁:123

楊瑩:乾坤灣記  黃河之水天上來  黃河是天地間萬古流淌的一個生命,那么,她轉彎的樣子一定會很生動吧?乾坤灣,我心里一邊想著一邊輕輕念著這個地名。  那是一個驕陽似火卻又平常的日子,我帶著向往隨一批來自全國的詩人、作家、作曲家、攝影家,頂著烈日一路顛簸來到黃河邊一個古老的小村莊采風,傍晚時分,我們住進了乾坤灣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小程村。一到這里,我就愛上了這里,情不自禁地一遍遍念叨著“這個地方真好”。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感受著這里一草一木間的詩情畫意,作為一個被朋友認為“有點小資”的城里女子,被這片黃天厚土所感動之處就更多,好奇與興奮也更多,內心常常在不經意間就被觸動。  歷史塵封得太久,使人的認識常常出現偏差,我以前對黃河邊陜北那塊土地的印象就是從影視文學作品中了解的,總是缺少綠色缺乏生機,總是與“貧瘠”、“荒蠻”、“落后”這些字眼連在一起,和人們一起忽略著她應有的輝煌。來到這里,才真正知道了黃河的神奇,流經延川縣的68公里黃河在這里簡直是天地造化的一個奇跡。置身群巒、俯撖大河,波濤般奔涌的群山,像千萬條巨蟒蛇糾纏在一起,而在群山之間,有一條巨龍輾轉于千山萬壑之中,從煙波浩淼處奔來,狂奔不羈的黃河在這一帶減少了威力,奇跡般地在峽谷間塑造出5個巨大的S形大轉彎,形成極為壯美的罕見的河曲曲流地貌景觀,而乾坤灣是五灣中拐得最漂亮、最具有歷史感和文化感的精品。  乾坤灣,是個象征著天地、陰陽的地方,“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易經》里乾卦和坤卦的卦辭,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黃河在這里旋轉了320度,使懷中三面環水的河懷村,遠望酷似漂浮在河上的一只葫蘆,而黃河則像一條漂亮的絲帶在島的周圍打了個溫柔的結。在這里,我們可感受到黃河的心律,我們看到黃河轉彎時的風采,以前,我們看到的,是黃河充滿力量的驚心動魄的美麗,如今,我們看到了它溫柔而從容的美麗。在這里,可以零距離地感觸黃河,觸摸黃河,擁抱黃河,在這里,我想改動海子的一句詩,因為那句詩,一直在我的心里涌動。于是,我一遍遍地念著:“面向黃河,春暖花開!”  她孕育了華夏文明  渾然天成的乾坤灣不張揚也不造作,彌漫著自然生態和農俗文化的味道,富有真趣的乾坤灣孕育出了遠古時代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密碼的太極八卦與河圖、洛書,那河谷裸露的中生代三疊系的砂泥巖質地層,那19萬年前的古象化石,那峭壁上難以破譯的“摩崖天書”,那清水關的古渡口“黃河碼頭”,那依稀可辨的“懸崖古寨”附近隱約顯現的遠古先民勝跡以及存留的殘房、破廟、石碑、石橋、石碾等遺跡遺物,無疑是黃河文明的印證,是先民藏身避難全力圖存的明證;還有那古老的“儒雅風學堂”都在告訴我們,這是一塊古老的土地!這是一個神秘而又迷人的地方!  古寨的會峰臺風景更像個神奇的傳說,它東臨黃河天塹,西南兩側瀕臨寨河深谷,四面懸崖突兀,峭壁嶙峋,僅西北有條狹窄的崾峴似小橋,與山寨相通。此寨通體巖石,壘高溝深,山環水抱,巍峨險峻,形如虎踞,勢若龍盤,易守難攻,固似金湯,是陜北遺存的防御工事之一。在會峰臺觀景,油然生出一種“黃河流日夜,代謝成古今”的滄桑之感,仿佛穿過時光的隧道,那遠古的悲壯和雄渾給這一片空曠抹上悲傖。漸漸的,那遠古的一個個傳說,在眼前變得生動而又親切起來。在清水關一塊奇石百米之外的懸崖峭壁上,有三孔石室,在石室兩邊還有一個石洞,洞口撐有兩根木柱,洞內有一只倒吊的石羊,有一個陶盆,那是先民生殖、生育的圖騰,那是先民的遺物。誰能告訴我,在這里,我為什么會有故國神游人生如夢之感?在這里,可以聽到響徹千古的天籟之音,似乎能聽見一千年以前的聲音,誰能告訴我,那是何年何月何人所為?  在那個上千年的古窯前,我陷入了沉思。看著頭戴氈帽手提弓箭的石刻門神、看著鳳凰、蓮花、水瓶、生命樹等這些神靈的崇拜和生殖的崇拜,我無法阻止自己豐富的聯想……戎狄、東胡、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曾在這里相互交融,相互征戰,共同譜寫歷史的奇妙樂章……匈奴人赫連勃勃在延川建下大夏國,那么,腳下這片土地里留有多少生動的故事……那么,有誰知道,這里究竟藏著多少遠古的秘密呢?  孔子曰:“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歷史是一種靈魂,黃河是一種靈魂,面對她,就會引發人對歷史、對人生、對宇宙的思考,浩浩蕩蕩的黃河,她是那樣的雄壯有力,那樣的驚心動魄,大浪淘沙,亂石穿空,曾把多少古往今來的風流人物席卷而去,如今她仍在那里敲打著岸邊,仍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從未停息,河流滾滾前去,卻把許多秘密沒能帶走,而把它們留在了這岸邊的拐彎處。  耳旁響起“黃河號子”  在乾坤灣,我見到了在滔滔黃河上劈波斬浪的船夫,他們帶著我們乘船在黃河上漂流,似在夢幻般的晉陜峽谷中漫步,兩岸風景令人陶醉,思緒萬千,心里就有了一種悲壯感。酈道元在《水經注》中這樣描寫這里的風景:“夾岸崇深,傾岸返捍,巨石臨危,若墜若倚……”岸兩邊的山像一層層人工堆砌的不規則的古老金字塔,鱗次櫛比,比埃及的金字塔更好看,更自然,成了一道長長的瑰麗奇妙的畫廊。  船漂流的速度并不快,我卻有了高歌行吟的沖動,朗誦豪情詩的沖動,唱豪情歌的沖動,總想把蘊藏在心中對黃河的所有豪情在這會兒一下子都抒發出來似的,而一時又不知怎樣抒發才好,耳旁依稀響起了黃河號子,那高亢、粗放、質樸、平實的聲音從《詩經》里穿過了歲月的時空,悠悠地在我的耳邊響起……噢,那是勞動人民幾千年來自強不息的聲音,那是人與大自然間最直接的互動,那是從靈魂最深處發出的吶喊,那是中華民族充滿渴望的怒吼的歌……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長城外才有的清香,誰說出塞歌的調子太悲涼……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想著風沙呼嘯過大漠,想著黃河啊陰山旁,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似乎借這首《出塞曲》多少能表達出自己此時的一些情感,石英先生夸我唱得好,葉延濱邀請我轉過身面向大家來唱。可是,我是靠著船公坐在最前面的,這時船公提醒我注意安全。我便問船公:“船為什么不往那邊去呵?”因為我感覺,去那邊才會有真正在黃河上漂流的感覺。  船公答:“那邊有暗礁咧!”船公告訴我說,有一年,有個人就是在這附近從船上掉下河去淹死了,同船的就有人說:“可真是要小心呢,王宗仁上次漂流時就掉下河去了……”  我便問:“這里的水有多深?”船公說:“可深咧!”  我不無遺憾地說:“唉,我以為我們的漂流是在滔滔激流之上,而且使用的會是那種原始的羊皮筏子呢……我現在對黃河還沒有感覺,回頭怎么給“東家”寫文章呵……”坐在我后面的葉延濱說:“為了讓我們大家的文章有什么可寫,我建議楊瑩同志現在就掉下河去,然后我們來商量怎么救她……”我想,自己在別人的眼里一定是個淘氣的孩子,不如索性無拘無束地玩。正說著,突然,岸邊一個浪打了過來,大水花濺了每個人一臉,玩笑立即嘎然而止,我也倒吸了一口涼氣。看來船公的話并不是危言聳聽,危險確實隨時存在,無常就潛伏在平常中。在黃河上漂流不像在小河里那樣可以打水仗玩,或可以自己參與操作船前行的機會。  我們這個船是第一個靠近小島的。我們站在岸邊,以欣賞而又羨慕的目光,目送壯年船公每人駕條橡皮船魚貫從有暗礁的浪尖上飛過,像一場即興表演,他們往小島的另一頭飛去,將在那邊的碼頭等我們走過去。  光禿禿的小島上,陽光顯得更加強烈、難耐。葉延濱等人想赤腳在沙上行走,但他們很快又把脫掉的鞋子穿上了,那過燙的沙子使他們的光腳無法在沙面上落下。  在強烈而耀眼的陽光里,有種干燥、焦渴、寂寞的感覺,不想說話,從高低不平的小島這頭走到那頭,自己被帶入了另一種境界和另一種體驗,進入一種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在這特殊的溫度里,在這段并不長的路程里,我心底突然生出一種感傷與落寞。一時什么都沒想,生生地體味人與大自然的情感交融,一時又倏忽想起一個遠方令人迷惑的遠在巴黎郊外的小地方,一個為藝術瘋狂、為藝術殉道的偉大生命的驛站,那里給梵·高帶來了精神上寧靜、激動與靈感,梵·高在那里見到了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見不到的又大又圓的太陽,以及那吸滿陽光而茁壯開放的粗大花朵,那里讓梵·高找到了屬于他自己的顏色——奪目的黃色,那種黃色改變了他的畫,也確立了他的畫,他在那里一下子看到了萬物的本質——一種通透的、燦爛的、蓬勃的生命本質,想像著他在瘋狂的狀態下畫完他最后的油畫《麥田群鴉》,我想起了梵·高孤僻的個性中所包藏的敏感與烈性的張力。孤獨,果真通向人精神的兩極,一是絕望,一是無邊的自由。  “這塊石頭是我的擦腳布……”這時,身旁一位先生的聲音把我的思緒拉回到現實。回頭看,只見徐貴祥手里提著鞋,一雙大腳丫子在岸邊一塊干凈的大石頭上來回踩著,他的粗獷和風趣使周圍有了生氣,他的動作和語言,讓我有所悟,其實,生活是在于你去發現、去愛的,生命的生氣也在于與大自然的貼近、和諧。我明白了,中國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其實就在于它是與天地和諧,與自然共生。只有在這樣的地方,才可以感悟出不可征服的中華民族精神,感悟出中國民族原本文化和中國本原哲學,中國文化的最偉大之處,在于中國古人的哲思與淡泊。  感受小程村  在一個大磨盤旁,我聽一位大爺拉二胡,感覺老人拉的似秦腔又不是秦腔,似民歌又不是民歌,一問才知,老人拉的是當地的“道情”。原以為在這里想唱民歌隨時就唱得出,誰知到了這里卻難以開口。在和當地老鄉聯歡時,我拿《出塞曲》等一些現代歌和一段“美聲秦腔”換得了延川人民的老民歌、老秦腔,感覺民歌確實是延川人民用以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最好方式。接著,徐貴祥唱了《一條路》等三四首五十年代老歌。第二天,徐貴祥說他的嗓子被唱啞了,我也感覺自己喉嚨很干,這時才真正知道了陜北的“干燥”,奇怪的是,當地老鄉卻能一首接一首地唱下去,他們簡直有著“黃河的肺活量”。  當大家三五成堆地在山道旁休息時,當地一位司機小伙兒唱起了民歌,那聲音與我們在大轎車里聽的那個叫阿寶的多少還是有點被美化了的“原生態”有所不同。司機小伙兒站在山坳前吼著民歌的時候,他的歌聲能讓人聽出古樸、聽出悠遠,能讓人聞聲落淚、血脈賁張,能讓人想到一張張印在黃土原上那蒼涼悲抑面孔,能讓想到了咆哮的黃河,能想到蒼茫的山川和粗糙禿硬的黃土高原上那一道道坡一道道梁,能讓人感覺到心靈深處的震撼,據說,現在黃土高坡上,令人動容落淚的民歌已經不多了,肚里有歌的人也都在50歲以上了,可這小伙兒不過二十來歲,于是,大家皆驚訝,一問才知小伙是從家里老人那里學的,他唱的民歌大多不知作者是誰,多以口頭傳播,一代傳一代的傳至今日,其中的《小上墳》感情真摯、強烈,  風格質樸,曲調優美,歌詞生動,情調明快,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人,那種純樸的情趣體現出濃郁的地方風情,令人深醉其中。歌曲《十五的月亮》的作者石祥說,“小伙子唱的是延川這里的調兒,語言結合得也特別好……”,石祥在這里找到了陜北民歌與其他民間音樂的關系。  一直在給唐詩譜曲的詩人汪國真聽后,也說聽后“對我的作曲很有啟發”。據說,這里家家都會唱民歌,人人都會扭秧歌,今晚,就可在窯洞外的闊地上領略到他們扭秧歌的情景,那里將會有一場農民自發的秧歌表演,我心暗喜。晚飯后,我沒有回我們住的地方,早早地就在那片闊地上守著,看上去像是在散步,期待著天趕快黑下來,就可以看鄉親們扭秧歌了。  這是我從未感受過的一個篝火晚會。晚飯后,天漸漸黑下來。當漸漸看不清對面來人的面孔時,穿著節日盛裝的老鄉一家家開著自己的“私家車”——三輪拖拉機出現在我眼前。  沒有什么形式,篝火就那樣慢慢燃起,老鄉們的秧歌隊就那樣漸漸在空地上圍成一個圈,在“領舞”的帶領下慢慢扭了起來,激情就那樣漸漸被點燃……  當他們腳下的步子越來越快、越來越夸張時,場里的氣氛越來越濃。這時,鄉親們開始熱情地邀請看臺上的我們下去與他們一起跳。我不知秧歌的基本步伐,內心里只好按捺著。只見石祥老師先勇敢地走進了秧歌隊伍,“領舞”馬上熱情地把他迎接到一旁,耐心地在地上畫了個“十”字,小聲地給石祥老師講基本要領,然后帶著他在“十”字來回走,黑暗中并無人注意他們,我就悄悄走到了他們身旁,看了一會就跟在石祥老師的后面扭了起來。石祥老師這時已向老鄉借來一條白毛巾系在了頭上,看上去已很像一回事了,他很快掌握了節奏,自如地隨著隊伍往前扭著。我看石老師那么大年紀都學得會,就更有了信心,在腦子里一遍遍地想著“領舞”畫的那個“十”字,跟在石祥老師的后面,盯著他的舞步反復地跳,直到跳出一身汗來,直到把迪斯科跳成秧歌。當我走出“舞場”時,一直在看臺上冷眼旁觀的劉會軍對我說,“你終于知道先出左腳了呵!”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今天,我終于學會了扭秧歌。  這里不僅僅只有民歌、秧歌是原生態的,原生態的東西還有很多,原生態的河,原生態的路,原生態的窯洞,原生態的農俱,原生態的廁所,原生態的花兒,原生態的民歌,原生態的燈籠。還有,這里的布堆畫,竟有法國大畫家馬蒂斯的風格,這里有著原生態的藝術源泉,有著原生態的思維方式,原生態的接待方式。這里沒有服務員,接待十分簡單,只有熱情沒有形式,稀飯饅頭都是我們自己去廚房端盤子取來。當老鄉突然想學一下城里人的“高級接待方式”時缺乏經驗,他們把名人不當名人,來者不分主次,一時把陳寶生的名字漏掉了,陳大師十分理解這種“原生態的接待”方式,也沒覺得尷尬。這是一塊多么古老的土地!它距離城市是多么遙遠呵!正因為這樣,才讓人深刻感到一種樸素之美。  住在黃河邊  住這個小村莊里度過的兩天一夜,對我來說有點像“上山下鄉”時的“知青生活”。  在這里,我見到了真正的窯洞,窯洞分“現代”和“傳統”兩種。傳統的老窯是土窯,破了的窗戶上彌漫著蜘蛛網,木頭門看上去很親切,在這里它們卻已不住人,而用來堆放舊物了。  當地農家的窯洞不夠我們所有的團員住在一處,我和北京來的女作家丹琨被安排到了一個五代同堂的大家庭里,這家大媽的孫子和孫媳去縣城辦事,晚上不回來,便可借住我們一宿。那紅色的床幔告訴我們這個窯洞里的新一代陜北人很熱愛生活。我們的住處離大部隊有兩三里路的距離,與別的女同志也隔著一段距離。站在這孔簡約而涼爽的現代窯洞里,我倆激動不已。我這是平生第一次住窯洞,我感覺這樣的新窯洞沒有電視機是可以的,沒有古窯里陳列的那種煤油燈是不可以的,但與我的感覺卻正好相反。我很快發現門上沒鎖,看來晚上這門也是不鎖的,而且里面的門叉怎么也插不上,就在我倆左右看門鎖時,大媽笑了,說這里是很安全的。  門大開著,院子里的風掀起了門簾兒,我看見一只從未見過的肥大的老母雞帶著它的孩子們溜達著正要進我們這個門,雞媽媽是來串門了,那樣子好可愛。我在等著老母雞帶著它的孩子們進來。可是,這時大媽把它們轟走了。我急了,想叫住它們,大媽看我喜歡她養的雞們,一邊把跑開了的雞往回趕,一邊瓣著指頭告訴我:“這么大的有5只,比這個大的還有5只,還有剛孵出不久的15個雞娃兒……”大媽說的時候露出很幸福的樣子。每個人的幸福觀是不一樣的。  我和丹琨不舍得把時間用來午休,我們洗了把臉,就和大媽一家聊了起來。我倆你一句我一句,問東問西,想到什么問什么。大媽的手和胳膊是畫家表現藏族老人時用的那種黑棕色,我想摸摸,我試著摸了一下,大媽一動不動,只是笑著看著我。那是我從未摸過的一種皮膚,粗糙的手上有不少黑色的深道道兒,左手上有一個指甲在干活時壞了。大媽說,為了治這個壞指頭,她花了300塊錢,還沒有治好。我摸完,丹琨又抓起來摸,末了她給了一個比較準確的形容:“像木銼,是嗎?”我又抓住摸,再摸的時候,感覺大媽家的幸福與這雙手是分不開的。大媽今年68歲了。大媽有8個孩子,5個女兒,3個兒子,都已成家,大兒子今年49歲了,已做了爺爺,此時正和大兒媳婦在院里逗他們的孫子玩呢。  大媽手上有一副銀手鐲,很粗很亮的,我隨口問這銀手鐲怎這么大,大媽說這是我婆婆給我的,是用一對元寶打的。我們拿相機到外面去拍雞媽媽和它的孩子們時,看到了一位比大媽年紀還要大的老奶奶,大媽說,這位老奶奶是她的媽媽,已快90歲了。我們的話老奶奶聽不清,但她蹣跚著走進了我們的房間。老奶奶的嗓子沙啞得模糊,像舊窯洞上那已破了的舊窗戶紙,我全神貫注地聽,也沒聽清老奶奶究竟說了些什么。我的眼睛穿過這位老奶奶,像穿過我從未見過的一位親人,產生出一種對生命的敬畏,似乎可以聆聽得到遙遠了的祖先的聲音。  我和丹琨終于可以脫離“大部隊”四處走走看看了,我們拿起各自的相機瘋狂地拍了起來。當地文聯的攝影師王永林悄悄問我:“你想不想學犁地?”在黃河邊犁地!他一看我的表情,就感覺無需再問下去。他說:“你在這兒等著,我去和那邊老鄉說一下,一會請他教你犁地。”這又是一件令我興奮不已的事。  “一定要注意手下!”老鄉告訴我。我犁了一圈后才知道,這地啊可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簡單。一上手才知那一頭牛的力量簡直了得,兩頭牛的力量更是了得,若不用巧勁兒我根本無法拉得動。開始,我輕輕一舉鞭子,那牛就條件反射地跑開了,后來,在我不舉鞭子時它也跑,那是它們看到了草,它們吃草時,就叫我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我問怎么不給它們戴上口罩吶?老鄉笑了,他掌握牛的脾性,牛在他的手里就很聽話。這里的人民多樸實、多可親。只是這兩頭牛有點像我,調皮,卻也只知干活,沒有多少言語,除非遇人過分干擾時才耍一下牛脾氣,對生活要求也并不高,有草吃就行,在一個地方待得那么滿足,什么時候都會自娛自樂。  我和丹琨出門時大媽對我倆說,“晚上我給你們熬錢錢飯,等晚會散了回來好喝。”可是,晚會后,我們沒能再回去,為了好聯絡大家,采風團的團長想辦法把我倆與“大部隊”安排住在一起了。我的行李是被不扭秧歌的丹琨提前捎過去的,她去的時候,大媽沒在。我的一個小包兒被丹琨落在大媽家了,我在保安人員的陪同下摸黑去取。大媽還沒睡,情緒有點低落,正與一旁的大兒子小聲嘟噥著:“說好的在這兒住的么……怎么我出去了一下,就又把行李拿走咧……”大媽一看見我,要流淚的樣子,很舍不得地說:“咱們說得好好的么……”咳,我那一刻簡直不知說什么好,移動腳步時已覺得很艱難了。盡管不舍,還是默默走開了。那個晚上,我和五個女作家便住在一個沒門鎖的窯洞里,睡在一個很大的土炕上。  早上起來,丹琨迷迷糊糊地問:“我這是住在哪兒呀?”我在院外開滿鮮花的原生態廁所里喊道:“天——堂——!”  散步黃河邊  這里真是個散步的好地方,在這里,天天可以到黃河邊散步。每天早上和傍晚,大家走出自己的窯洞,遠遠一望,都在往黃河邊走去。散步時,攝影家們也不離手中的照相機,我便有幸看到了陳寶生先生拍照時的狀態。不喜歡說話的陳先生是在國際上拿過大獎的,他的作品極有繪畫感,我家里有他一幅駿馬圖,奔騰著的駿馬在黃河高原上一躍而起的神情使人會想起徐悲鴻筆下的駿馬。  傍晚,和陳長吟、陽波、厚夫等作家去河邊散步時,又看到陳寶生先生在拍黃河,他的每一張片子構圖都盡量與眾不同,與己不同,于是,大家都不會放過機會,按大師說的“遠點、高點”和“近點、低點”進行取景,所拍出的效果果然都比自己平時拍的完美。我在興奮中來了興致,也便給陳寶生當了回“陜北姑娘模特”,留下了幾張精彩的照片。陳先生在拍我時,旁邊的作家在拍我們倆,他們的機子里留下了那一瞬,我見到黃河時激動的樣子,便留在了他們的相機里了,把我定格在這美麗的風景里。  散步時,我們還吃到了全世界最香甜的西瓜。它看上去并不大,但那小西瓜是我們以前都從未吃過的。那味道,我們記住了。  那摘自岸邊的棗子,吃(www.lz13.cn)一個會忍不住想吃第二個。哦,那滿山遍野的棗樹,那如寶石一樣的一顆顆紅棗,那一個個如紅棗一樣有著頑強生命力的生活在這里的老鄉。哦,那味道,那笑容,我們記住了。  徐貴祥發現這里的南瓜“很好吃,連皮都很好吃,因為我們老家安徽是不吃南瓜皮的……”大家馬上隨他道:“是啊,是啊!很好吃!”這里的南瓜像這里的紅棗一樣甜一樣好吃。那味道,我們記住了。  這么好的地方,卻還是與貧窮脫不干關系。于是,大家開始尋思著想給身旁的縣長想辦法、出主意而改變這里。  “一定要改善植被,讓這里形成良性循環……”汪國真說:“應該全面開發,突出重點,讓它產生效益。”  有人提出,在延川搞個“民俗資料館”,而徐貴祥擔心搞個“民俗資料館”會“不好看”,會把這里真的也搞成假的了,把質樸的美給破壞了。有人問,沈從文帶動了一個鳳凰縣,史鐵生與路遙就帶動不了我們這個可愛的延川縣么?有人便馬上建議在這里建一個“史鐵生小木屋”或“路遙讀書廳”。  今天,吃完早飯后,我們就要離開這里了。太陽還未完全升起,大家最后一次在黃河邊散步,就在大家準備吃早餐時,我又看見陳寶生先生提著他的照相機往黃河邊走去。他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就又去拍黃河了,他是想在離開之前最后拍一次黃河吧。他把黃河已拍了幾十年,仍有著這樣濃厚的興趣和飽滿的激情。黃河是陳寶生永遠拍不倦的,他有剪不斷的黃河情結。  美麗的小程村,永遠落在我的記憶里了。我忘不了,黃河邊,有一個古老的小村莊,2006年夏天,我曾在那里住過一個晚上。黃昏時,我去河邊散步。哦,世界上有那樣一個美麗的地方,黃河在那里轉了個彎,那個灣叫乾坤灣。 楊瑩作品_楊瑩散文集 楊瑩:從夢中歸來 楊瑩:老城記分頁:123


衝Instagram在線觀看人數
網紅都在用的灌直播人數服務- 買抖音在線直播人數 灌抖音直播人數網紅都在用的灌直播人數服務- YouTube在線衝觀看人數包月 灌YouTube直播人數買直播人數最穩定- 衝YouTube觀看人數 Instagram買觀看人數包月

arrow
arrow

    t60d93q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